查看原文
其他

2021年,A股的“四大杀器”

人神共奋 思想钢印 2022-03-21

还有三小杀




1/7

战术上的乐观和战略上的悲观


一年的年头,大家都喜欢对新的一年进行展望,但没有哪一年的预测比2020年更失败了,实在是因为没有人能预测到去年的这个黑天鹅——就算你预测到了疫情,你也很难预测到接下来的剧情大反转。


看了一下知名卖方机构对2021年的预测,大部分都是“前高后低”,这是一个比较滑头的说法,“前高”实际上是觉得现在还处于上涨趋势中,“后低”是觉得涨了两年估值太高,没有道理再大涨一年——前者是战术上的乐观,后者是战略上的悲观。


战术上的乐观和战略上的悲观,有时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组数据的结果:


2019-2020Q3,股票型和偏股型的年化收益率为47%-50%

2018-2020Q3,股票型和偏股型的年化收益率为16%-17%

2015-2020Q3,股票型和偏股型的年化收益率为14%-16%

2010-2020Q3,股票型和偏股型的年化收益率为9%-10%


同样谈均值回归,悲观的人看到第一条,均值回归啊,今年的股票怎么做?乐观者看到最后一条,均值回归啊,这两年不过是钟摆回归正常。


我今天的文章将推演一下2021年可能出现的“四大杀器”,并不代表看空,只是摆出一些可能导致大盘下跌的逻辑,以及触发这些逻辑所需要的条件。


任何逻辑都有一个大致确定的出发点,我认为2021年,下面两件事大致是比较确定的:


第一、上半年国内经济将快速恢复;

第二、随着疫苗的普及,欧美疫情年中进入可控状态;

本文就从这两条比较确定的判断出发。



2/7

第一杀:利率上行,杀消费


我记得2019年底,大部分研究机构的年度策略都认为白马估值上升空间有限,要赚业绩的钱,可年初被疫情砸下来后,居然变本加利,估值涨到史无前例的程度。


最典型的食品饮料行业,从2016年开始,连续五年进入行业涨幅前三,A股有一个事不过三的传统,现在至少要变成“事不过五”了,那今年到底有没有可能变成“事不过六”呢?


虽然钟摆的中点是确定的,但两端却更多是统计上的一个概率。所以更有意义的是,什么情况下,消费股,特别是海天、茅台这类食品股的估值被打下来?


答案就是利率。


以海天、绝味、茅台为代表的这类食品股,最大的特点是未来的业绩确定性高,这一类公司跟资金的机会成本有关,而资金的机会成本又与利率有关,我在《海天涨到100倍PE,仅仅是抱团炒作吗?》一文中讲过:


由于疫情的影响,资金的明显变化有三个:


第一,资金的风险偏好降低,所以更愿意持有高确定性的品种,对高确定性品种的风险溢价补偿要求降低,这是推升股价的第一个因素;


第二,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最高点3.25下降到了4月底最低时的2.5,这是推升股价的第二个因素;


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——资金成本的急剧下降。4月份开始,海外资金利率大跳水,很多资金只有1%的利率水平。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和国外的联系越来越多,这些低成本的长期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A股。

人神共奋,公众号:思想钢印海天涨到100倍PE,仅仅是抱团炒作吗?


那2021年利率有没有上行的风险呢?


前面说,明年上半年经济会快速恢复,所以到了年中,我国货币政策就会逐渐转向紧货币、稳信用和稳杠杆,至少延续到 2022 年上半年。再加上本应在今年到期的银行资管新规,延到21年底,进一步加大了明年下半年进入信用收缩周期的可能,如果央行的对冲力度不够,长期利率上行的可能性非常大。


虽然未来全球整体上还是以低利率为主,但不排除出现半年以上的利率上行期。


资本市场都是打提前量的,所以这些高估值消费股最危险的时候是在两会后到年中的一段时间。



3/7

第二杀:景气波动,杀科技


科技股景气度好的时候,没有人看估值。因为科技趋势导致的估值钟摆,极值位置很难事先判断。


以去年底彻底摆脱估值引力的新能源板块,特别是锂电为例,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机构抱团,机构抱团都有坚实的逻辑基础,分歧就在于这个逻辑到底值多少钱。


新能源的景气度建立在类似正面的逻辑之上:2025、2030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1334、2234 万辆,对应的渗透率分别为 16%、27%。我国未来五年对应的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速35%,锂电池增速40%。


这个渗透率的要求,基本上把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和家庭第二辆车的大部分都给了电动车,这个增速就是要求,放在中国,就要特斯拉、造车新势力和几大传统厂商一共发力,对燃油车实施降维打击,放在全球,就要美国,欧洲,中国三大市场全面超预期。


我不去判断其实现的概率,但边际条件也是非常严格的,毕竟三个80%的概率实现的预测叠加,其概率就会变小到51%。


乐观的时候,市场会给估值满打满算,没有缓冲的余地的结果是,中途只要有一点景气波动,其估值也容易雪崩。景气波动对高估值的行业杀伤力有多大,可以看一看去年的半导体行业。


2020年的半导体,景气度只能算中途有些波动,即使现在消费电子5G潮、国产替代并没有预测的那么强,现在的景气度仍然很高。但去年3月份和三季度的估值下杀,仍然让投资者很受伤,就算是现在这么高的景气度,半导体的大部分票还是趴在地下,搞得科创50指数半死不活。


而且,要不是3月份先跌过一波,半导体的顶部应该更高,摔下来会更惨。


而通信就是典型的景气到头了,去年5G预期打得太满,结果今年5G基站建设不及预期,引发下半年的杀估值,通信成为今年除了房地产外第二惨的板块。


光伏的问题还是在竞争格局上,这个行业的很多环节,说实话,门槛不如锂电高,明年很可能又有一堆想赚快钱的企业加入,光伏的命运已经经过了好几轮轮回,谁也不敢说这回不会重演历史。


总结一下这个杀器,任何高景气度高估值的制造业属性的科技板块,只要景气稍有波动,就会出现一波杀估值。如果行业出现明显的景气到头或竞争加剧,明年跌幅前三的座次,已经预定好了。



4/7

第三杀,美股暴跌,杀白马


虽然年年说美股崩盘结果美股年年创新高,但我还是要斗胆说一句,明年美股崩盘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大。


我去年提出“美股暴跌,外资流出,白马暴跌”的逻辑链条,很多同学还不服气,结果去年3月份就上演了这个逻辑的教学大片。


那么美股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暴跌呢?


去年7月份的暴涨之后,A股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见顶迹象,但随后的美元贬值,新兴市场和中国资产受益,可以说是本轮上涨的最大动力。既然美股的这一波上涨完全是流动性驱使的,那么答案自然就是流动的边际变化。


随着疫苗的注射范围扩大。欧美经济上行和通胀的同比增速高点将会出现在 2021 年二季度,欧美日央行货币扩张的速度会边际放缓,体现为流动性的边际不那么宽松。


一旦美元贬值结束,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和中国市场的趋势就会被扭转;如果欧美经济恢复超预期,不排除美联储紧表,导致美元升值,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的同时,带崩估值过高的白马,也是有可能的。



不过,今年外资流入较少,A股仍然涨得很好,说明外资影响是典型的“一波流”,白马暴跌没有第二波,跌得差不多了就要下手主动买套。


上面的四大杀器,前三大出现的概率都不算太高,但一个都不出现的概率也不高。万一三个杀器都不出江湖,最后一个大杀器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强了。



5/7

第四杀,一切安好,杀小票


有人可能不服气了,凭啥别的杀不了,就要杀小票?


2019年底,我曾预测2020年白马行情将从沪深300蔓延到中证500,结果很打脸,上半年继续涨300,下半年缩小到中证100和几条赛道。小票加速下跌。


小票是上半年杀业绩,下半年杀估值,怎一个惨字了得。


A股的4000多家上市公司,其中三分之二注定都将走在平凡之路上,它们能上市,大部分是因为2010年前中国经济的高增长,只要你不犯大的错误,抓住一个产业机会,就能成为地方上的支柱企业,政府关系再好一点,运气再好一点,就这么变成了上市公司。


但到了GDP不断破六、破五、破四的年代,到了各行各业都向龙头集中的年代,平凡之路就是一条向下的路,少数不甘沉沦想奋力一博的公司,大概率是欠了一屁股债后,加速退市的速度。


大部分小票的命运都掌握在龙头身上,龙头只要不犯浑,保持平衡增长,资金也会越来越多地聚集在龙头上,导致尾部公司因为流动性枯竭而下跌。


这在今年的行情中非常明显,食品饮料板块全年涨幅85%,其中市值排名前七的公司平均涨幅138%,市值排名后七位的公司,平均跌幅-11%。


涨幅排名靠前的休闲服务、新能源、军工、医药板块,无一不是如此。


相反,今年被杀的房地产、通信等板块,虽然小票也很惨淡,但龙头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
资金总是有限的,如果前三大杀都没有落地,那唯有继续“杀小票祭天”了。



6/7

2021年“三小杀”


前面的四大杀器都对整个市场格局有重大的影响,此外还有一些局部的不安定因素,因为不是市场目前的主流品种,对市场人气的杀伤力有限,但在某一个时点的冲击却不可小视。


我总结为2021年的“三小杀”:


第一小杀:反垄断超预期,杀互联网


这一点,主要是做美港股的同学要小心。


反垄断不是一个单一事件,“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”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规划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,跟自主可控、碳达峰并列。今年要完成“平台企业垄断认定、数据收集使用管理、消费者权益保护”等方面的法律规范,还有金融创新的审慎监管。


至少上半年,美港股的互联网新经济企业的估值会有一定的压制,一旦某项法规过于严厉,或者出现标志性事件,杀一波估值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

第二小杀:供给过剩,杀周期


这一轮周期股的老树发芽,除了锂钴等受益新能源的品种之外,大部分并非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持续上行,而是疫情导致的海外供给收缩、各国补贴导致的消费能力上升,两大因素导致的短暂的供需失衡。


周期股的预期是明年全球补库存,这个逻辑有两个不确定,一个是疫情控制的水平不确定,另一个是全球疫情后是否会形成新的贸易格局。


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,如果到了明年年中,欧美疫情虽然没有被消灭,但海外疫苗接种力度更大,导致经济完全恢复,那我们怎么办?国门要不要正常开?正常打开国门的话,我们就要承受防疫的压力,不正常打开国门的话,很可能导致产能从中国加速转移。


第三小杀:债务危机,杀大金融


银行因为估值不高,而成为各大机构预测的明年会估值修复的重点品种,但银行2021年还有一个定时炸弹要排除——资管新规。


银行要在今年完成的资管产品提前清退,可能造成所投资产被抛售,那些自然到期的产品在资管新规的要求下无法展期,如果大规模清退则容易对高流动性资产造成冲击。


简单说,债务危机对银行造成的一次性冲击在2021年仍然可能出现。


当然,这些行业因为估值不高,杀下来反而能出现新的机会。


比如银行板块,去年承担了为实体经济减负的压力加大拨备后,加上大量的信贷投放,2021年有望实现盈利 10%左右的增长。还有部分海外互联网企业的估值也不高,这些行业跌下来都是机会。



7/7

博弈加大不确定性


今年比较麻烦的是几个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和节点都有明确的预期,几个行业的市场预期又过于一致,甚至市场“前高后低”的走势都是共同的预期,这样就很容易引发博弈行为。


而博弈会加大不确定性:


今年可能是类似2015年那种非常刺激的一年,上半年被新申购基金的资金裹挟着冲上5000点,下半年又被打回3000点;


也可能是堪比2016年那样无聊的一年,围绕3400点上下200点波动两次,两次假摔,两次假突破,一年过去了;


今年可能是估值收敛的一年,成长股的估值被持续压制,而周期、大金融修复被压制了数年的估值,低估值高股息策略全年胜出;


也可能是继续分化的一年,白酒、新能源和半导体在高位消化估值,而光伏、军工、智能驾驶则一直在突破想象的极限。资金的挤出效应,让大金融、周期股压制在估值下限,而5元以下低价股因为流动性枯竭跌破1元面值,导致大批退市……


大家可能觉得我上面的话把所有的可能都说了一遍,等于白说,但真实的投资不是占卜预测,而是理解各种可能走势背后的逻辑与条件,在出现了一定迹象后,果然参与或退出,追求大概率的机会,从确定性中赚钱。


最后,希望2021年的市场更精彩。


最后推荐一位比特币专家的公众号“BTC深入浅出”,他是最早向我介绍比特币的人,文章偏技术而非投资,但写得通俗易懂,推荐大家关注。


文章见次条,是这个系列的第十一篇,篇篇精彩。(真心推荐,非互推)


投资体系系列文章


2020-12-27 如何构建一个好的盈利模式?

2020-12-13 投资体系第一问:你喜欢赚业绩的钱,还是估值的钱?

2020-12-6 没有投资体系,炒股就是撞大运

2020-6-21 买股票的成本,你也许从来就没有算对过……

2020-5-24  想在科技股上赚钱?你就一定要知道“产业趋势投资”



投资需要信仰

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